世纪80年代,为实施联合国推进大图们江流域开发规划,相关学者联合东北亚六方政要专家,依托夏威夷大学东西方交 流中心,设立了东北亚经济论坛。日本、韩国、俄罗斯、蒙古以及美国研究人员在其本国设有专委会。我国积极支持东北亚经 济合作,成立了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亚太专业委员会,对外称亚太研究会(Asian Pacific Institute of China,A-PI.China)。 马宾、宋健、 孔德俑、蒋正华、邹平相继担任或兼任会长。现任会长邹力行、常务副会长张建平。专委会聚集一批经济金融等领域专家, 与东北亚经济论坛 ( 总部夏威夷 ) 密切合作,用系统方法研究亚太发展问题,促进区域合作发展。1991年,在中国长春举办了第一届东北亚经济论坛。
专委会主要工作:组织开展经济、金融、社会发展和环保研究,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规划咨询服务;组织中国学者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, 开展学术交流和培训; 编辑出版相关研究成果和信息,探讨区域合作途径,推进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和平合作发展。
自1991年以来,专委会参与组织了在中国、美国、韩国、俄罗斯、蒙古、 日本、朝鲜等国轮流举办的31届“东北亚经济论坛”年会,对东北亚经济合作、 金融合作、能源合作、环保合作、旅游合作、人口健康老年长寿等,开展持久的国际合作研究。推荐我国青年参加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办的“青年领袖培训班”, 增进区域各国青年友好交流。
专委会在天津市政府支持下,与南开大学合作设立了东北亚金融合作研究中心,与中、美、韩、日等国专家合作深入开展区域金融研究,推动设立东北 亚开发性金融机构,受到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关注;与中、蒙、俄等国专家合作研究产业引导基金,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。
新时代,专委会不忘初心,继往开来,深化研究,促进合作,争创特色智库, 推动东北亚区域可持续发展。